副市长刘文荣
兴化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在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连续九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中国生态河蟹养殖第一县”。但对照农业现代化目标要求,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还较滞后,土地产出效能还未充分挖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速度还不快,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加大。面对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我们要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根本,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合作化,全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根本途径,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年龄结构普遍偏大,知识层次普遍偏低,“谁来种田”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趋迫切。一是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根据我市耕地现状,按照“基础设施全覆盖、规划标准高品位、实施建设分步骤、产出收获提效益”的总体要求,立足“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综合配套”的思路,力争通过4-5年的努力,使农田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抗灾保丰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态得到有效改善,确保到2016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肥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六大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按照全面建设3米以上硬质化机耕路、农田全面实行节水灌溉等要求对全市基本农田实行全覆盖改造。二是推进作业装备机械化建设。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到2015年,全市插秧机保有量达到5000标准台以上,机插秧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增强应对灾害性气候的能力,提高本地稻麦联合收割机和粮食低温烘干的装备水平。从2013年起3年内全市新增联合收割机600台以上,全市保有量达到4000台左右,基本保障我市稻麦收获需要;新增粮食低温烘干机300台,全市保有量达到400台,水稻烘干水平达到30%。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围绕蔬菜、园艺、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四大产业,大力推广高效、先进、适用的农业装备及机械,着力推动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到2015年,全市新增各类高效设施农业装备8000台套。同时,重点围绕农业园区开展配套,装备一批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和设施,确保农业园区的生产机械水平达到80%以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配套化。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秸秆捡拾打捆机、土壤深松机等。从2013年起3年内全市新增秸秆还田机900台以上,秸秆还田机保有量达到3000台以上,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80%以上。新增秸秆打捆机900台以上。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收集贮运体系,按照“组设收购点、村设收购站、镇设收集加工站”的要求,加快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建立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0个万吨级的秸秆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生产加工基地。三是推进种养技术科学化建设。推进大面积粮食高产增效。大力普及粮食高产技术,加快“一推四普及”技术更新,落实“五有五统一”专业化服务,变“专家产量”为“农民产量”、变“示范方产量”为“大面积产量”,确保实现“亩产吨粮县”目标任务,力争粮食总产量在全国连年夺标兵。实行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生物技术相相合,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逐步实现按乡、按村、按户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农民按方施肥,积极探索专业化统测统配统供服务模式。放大农业科研载体效应。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突出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楚龙公司院士工作站、西郊葡萄农庄院士工作站、泓膏生态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5家研究所的作用;大力实施农业知识、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和推广,突出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追溯点水产品质量检测,全面建成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系统。
二、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为现代农业开辟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可以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一是更新理念推进招商引资。树立开放兴农、项目带农、龙头强农的理念,拓宽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法,开辟招商领域,拓展招商深度和广度,灵活招商,联动招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一产招商转移到一、二、三产联动招商上来,不但要招引设施园艺、规模畜牧、特色水产项目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而且要在三产招商上下功夫,重视招引农产品物流项目、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提高全市农产品销售收入总量。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大项目的招引上,引进国字号的知名农业企业或大型龙头企业,逐步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每年确保招引0.5-1亿元的农业项目5个以上,1亿元以上的农业项目5个,力争3亿元以上项目1-2个。二是注重特色推进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出口加工示范区建设。把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区、出口蔬菜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强化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管理,力争通过3-4年努力,出口蔬菜示范区辐射区达15万亩,带动10万户农户增收致富。按照打造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标准,进一步做大脱水蔬菜、面粉制品、水产品加工、啤酒麦芽、饲料、稻谷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积极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把省级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建成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粮食高产高效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畜牧产业园,重点打造兴泰线现代农业示范区、戴南现代农业示范园、钓鱼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园、周庄双平禽业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在全省有影响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建设,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现代农业集中,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戴窑粮食交易市场、桃源综合市场、沙沟水产品批发市场、永丰河蟹交易市场、安丰国蟹市场等重点市场,引导市场拓展加工配送、分选包装、流通贸易、质量监管等功能,提高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能力。加快建设得胜湖港口物流园区,组建兴化市苏合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组织生产基地与批发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服务能力。到2016年,戴窑粮食交易市场年销售60亿元以上,沙沟水产品批发市场、桃源综合市场年销售30亿元以上。三是量质并举培植龙头企业。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资源,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兴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质量运行提升活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更新品种、技术改造、加工扩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市场保障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国内知名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围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主导优势产业,做优做强支柱产业,通过资产重组,促进产业整合,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创新型农业领军企业。从2013年起3年内全市引进投资和自主培育的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0家,龙头销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带动出口蔬菜等高效种养殖基地50万亩;重点扶持九寿堂、兴野、五得利、大地蓝等20多家发展潜力大、成长型龙头企业,每年力争新增年销售超5亿元龙头企业5个,超8亿元龙头企业2个,鼓励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向年销售10亿元目标迈进。
三、提高生产合作化层次,为农民致富保障服务
围绕农业现代化目标,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三大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典型示范、指导服务和政策引导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专业服务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种苗育供、机械播栽、农资配送、植保防治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覆盖率和带动力。从2013年起3年内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00家以上。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高农户参加合作社比例,到2015年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比重达85%以上。二是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土地租赁型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土地向种养殖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流转,支持市乡农技人员带头、带领、带动小农场建设。放大“陶庄全程托管种田模式”效应,推行“土地托管、保姆服务、资源合作、增效共赢”的粮食规模种植模式,到2016年,全市建立粮食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面积规模80万亩,全市建立水稻万亩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65个,每乡镇建立1个以上万亩示范片、若干千亩示范方、每村建1个以上百亩示范方,辐射带动规模100万亩以上。三是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公共服务,健全和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服务中心阵地和队伍建设,加强动植物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畜禽水产生态养殖、农业机械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进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全面建成“五有”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大力扶持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合作社由机收稻麦和机插水稻为主的单项作业,向稻麦耕种收全过程及秸秆机械化还田、统防统治等领域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拓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主力军作用,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稳步发展农业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等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在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品种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效规模种养业项目保险范围,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着力推广河蟹养殖互助保险,积极发挥农业保险化解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作用,为现代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